JS對象介紹:
一,基本概念
1,自定義對象。
根據JS的對象擴展機制,用戶可以自定義JS對象,這與Java語言有類似的地方。
與自定義對象相對應的是JS標準對象,例如Date、Array、Math等等。
2,原型(prototype)
在JS中,這是一種創建對象屬性和方法的方式,通過prototype可以為對象添加新的屬性和方法。
通過prototype我們可以為JS標準對象添加新的屬性和方法,例如對于String對象,我們可以為其添加一個新的方法trim()。
與嚴格的編程語言(例如Java)不同,我們可以在運行期間為JS對象動態添加新的屬性。
二,語法規則
1,對象創建方式
1)對象初始化器方式
格式:objectName = {property1:value1, property2:value2,…, propertyN:valueN}
property是對象的屬性
value則是對象的值,值可以是字符串、數字或對象三者之一
例如: var user={name:“user1”,age:18};
var user={name:“user1”,job:{salary:3000,title:programmer}
以這種方式也可以初始化對象的方法,例如:
var user={name:“user1”,age:18,getName:function(){
return this.name;
}
}
后面將以構造函數方式為重點進行講解,包括屬性和方法的定義等等,也針對構造函數的方式進行講解。
2)構造函數方式
編寫一個構造函數,并通過new方式來創建對象,構造函數本可以帶有構造參數
例如:
1)JS中可以為對象定義三種類型的屬性:私有屬性、實例屬性和類屬性,與Java類似,私有屬性只能在對象內部使用,實例屬性必須通過對象的實例進行引用,而類屬性可以直接通過類名進行引用。
2)私有屬性定義
私有屬性只能在構造函數內部定義與使用。
語法格式:var propertyName=value;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