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 直接使用ngIf
把彈窗的DOM直接放在頁面底下隱藏,通過ngIf這樣的指令控制其顯示。
改進: 封裝成angular模塊,通過服務控制其顯示
直接使用ngIf的話,讓人不爽的地方就在于不夠通用,每個頁面都得加DOM。改進的話可以把比較通用的一些DOM封裝成組件,統一添加到全局頁面中,并將顯示的控制交給一個angular服務來控制其顯示。
比如定義了兩個組件(DialogComponent, AlertComponent),將他們都添加到AppComponent下,然后提供一個PopupService來控制組件的顯示,并支持傳遞參數進去。
僅通過控制顯示的方式仍不夠通用且存在耦合
將彈窗組件封裝然后使用服務來控制顯示的方法看上去已經比較通用了,不過還存在兩個尷尬的問題:
由此可見這樣的彈窗能力并沒有做到非常通用,且必須手動放置彈窗插座(姑且這么叫)以致多了一處耦合。
動態創建彈窗
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是: 在想要彈個窗口出來時直接一行代碼把窗口彈出來,不用事先在哪里先把這個彈窗寫好(或者說這一步不應該由彈窗控件的使用者來做,彈窗控件應該要自動完成這件事)。
而這一能力就涉及到angular的動態創建組件的能力了。
官網給出的用法
angular的官方文檔中就有關于動態創建組件的用法。不過其使用的是ViewContainerRef服務,此服務提供了createComponent方法來在指定的視圖容器下動態創建一個組件出來。
不過ViewContainerRef的尷尬點是只能在具體的指令、組件中使用,也就是說,必須告訴它打算在哪個地方創建新組建,這不還是需要實現創建好一個“彈窗插座”出來,才可以在這個“插座”中動態創建組件。
那有什么辦法可以不給定視圖容器而創建出組建來,通俗地講問題就是: 不是在指令或者組件中創建組件,而是在服務中創建出組件,還要讓這個組件顯示到頁面上去。
組建工廠――組件真正的創建者
在組件中創建組件的核心代碼分兩步:
創建組件工廠
let componentFactory = this.componentFactoryResolver.resolveComponentFactory(待創建組件);
把工廠提供給容器創建出組件
let componentRef = viewContainerRef.createComponent(componentFactory);
現在的問題在于,在服務中得不到viewContainerRef,工廠倒是能創建成功。
其實有工廠了已經足夠了,查看componentFactory提供的成員里面包含了一個create方法,顧名思義這應該就是用來創建組件的了。
create方法有個必選參數類型為Injector,顧名思義就是注入器,即這個創建的組件打算注入些什么服務進去,暴力點直接寫null也沒問題。
直接使用工廠創建組件返回的同樣是一個ComponentRef類型的引用,可見此時組件確實是創建出來了,但是還沒有將其插入到視圖中去。此時可以再暴力一點,直接用原生DOM操作插入到body標簽的末尾去:
window.document.body.appendChild( this.getComponentRootNode(componentRef));this.appRef.attachView(componentRef); // 注入ApplicationRef服務后使用// ...private getComponentRootNode(componentRef: ComponentRef<any>): HTMLElement { return (componentRef.hostView as EmbeddedViewRef<any>).rootNodes[0] as HTMLElement;}// ...
此辦法是筆者從Material2的茫茫源代碼中找到的,Google自己都直接這么插,那就放心使用了。這里不得不贊嘆Material2中Dialog模塊的實現,實在是有夠復雜。
總結
本文主要在講思路,扯到最后才開始要進入主題來動態創建組件,不過僅僅是創建出組件并添加到DOM中去還只是第一步,一個健壯的彈窗模塊(Material2那樣的)還得有一套完善的交互能力,比如彈出和關閉時的訂閱和傳值,這些就要通過注入服務到組件中來實現了,限于篇幅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回歸實際實現一個通過動態創建組件實現的彈窗模塊出來。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動態創建Angular組件實現popup彈窗功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武林網網站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