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配置文件入門 //——————————————————————————– 以下內容主要是對qmake配置文件做一點簡要的說明,外加一點體會吧。 先給出一個我當前項目的配置文件,再一一解釋: myPRoject.pro TEMPLATE = app QT += core gui sql CONFIG += debug MODULE_GUARD_DOG DEFINES += MODULE_GUARD_DOG
TARGET = wms DESTDIR = ./bin DLLDESTDIR = ./bin DEPENDPATH += . INCLUDEPATH += ./tmp ./include ./modules/usbphone INCLUDEPATH *= . LIBS += -Llib -lGxUsb MOC_DIR = ./tmp OBJECTS_DIR = ./tmp UI_HEADERS_DIR = ./tmp RCC_DIR = ./tmp include(wms.pri) include(modules/usbphone/usbphone.pri) win32:RC_FILE = wms.rc MODULE_GUARD_DOG{ HEADERS += GuardDog.h SOURCES += GuardDog.cpp } C++的工程往往有兩大類,一是應用程序,另一個則是動態(靜態)庫。TEMPLATE參數差不多就是標識這個工程的類型了。它有app、lib、subdirs三種類型。前兩種類型與兩類工程相關,subdirs則是用于配置子項目的。當一個工程比較復雜時,可能會將其分為多個項目,項目之間又相關關聯,此時可以寫一個統領全局編譯配置的文檔,其模板類型就是subdirs,意思是說,當前的這個文件呢,只負責協調子項目之間的編譯,不包含具體的編譯事宜。子項目下面也會有.pro文件,并且要負責其項目中的源文件編譯。subdirs類型在Qt的源碼中用的比較廣泛,畢竟是大工程。呵呵。 QT參數表示當前項目中使用到了哪些QT的模塊。core表示核心模塊,這是整個QT框架的基礎,所有的QT項目都會默認包含這個模塊。 gui是圖形用戶界面模塊,這個也是默認包含的項目中的,畢竟GUI是QT的強項吧。sql是數據庫模塊。當前的項目中只使用到了這三個模塊,另外,QT 還有netWord、opengl(3D圖形庫)、phonon(多媒體庫)、svg、xml、webkit(瀏覽器引擎)等模塊。 CONFIG參數用于指定當前項目配置及項目被編譯時的一些選項——如項目是以debug還是release模式的編譯。其常規值有 debug、release、debug_and_release、build_all、ordered、warn_on、warn_off。 CONFIG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這樣的值,也就是說用戶可以設置: CONFIG += debug release #注意,不同的值是用空格隔開的 同時給它賦予debug和release值可不是相像是的那樣讓項目同時在兩種模式下編譯哦,debug參數會覆蓋release值的,也就是說,在這樣的配置下,項目還是只會在debug模式下編譯,除非使用了debug_and_release值。另外,build_all與 debug_and_release差不多是一樣的,warn_on、warn_off是開啟或者關閉編譯警告。剩下要說的是ordered,它的意思是按順序編譯。這個值要與TEMPLATE中的subdirs值配合使用,意思按.pro文件中的目錄順序編譯。 說完了CONFIG的常規值,再來說說不常規的值——常規以外的,都是不常規的啦。用戶其實可以給CONFIG賦予任意合法字符竄的。如上面配置文件中就有一個MODULE_GUARD_DOG(加密狗模塊),當然,這個模塊并非QT所有,而是我自己項目中的模塊。MODULE_GUARD_DOG 除了出現在CONFIG中以外,還在DEFINEDS和文件最后面出現過。CONFIG中的MODULE_GUARD_DOG與DEFINEDS中的 MODULE_GUARD_DOG其實沒有什么關聯,若要說有,那也只是它們剛好服務于同一個模塊而言。但是CONFIG中的 MODULE_GUARD_DOG卻讓qmake執行了文件最后面大括號中的內容。 在qmake配置文件有條件判斷語句,類似于 if(xxx){} 之類了。不過,不需要if。那么 MODULE_GUARD_DOG{} 語句的意思就是當文件中定義了MODULE_GUARD_DOG的時候,就執行括號中的內容(把頭文件和源文件編入到編譯范圍中)。類似的判斷還有很多,qmake提供一些判斷函數,如isEmpty()、contains()等,詳細的請參數qmake操作手冊。 DEFINES參數:其作用嘛,就是 #ifndef XXX #define XXX #endif 明白了吧,它也就是一個define,我們也經常在命令行中使用的-DXXX一樣。 TARGET參數:項目生成的exe文件,或者.dll、.lib、.a等文件的文件名。默認是項目工程目錄的名字。DESTDIR、DLLDESTDIR則是exe,lib,dll這些文件所有的目錄了。 INCLUDEPATH參數:項目所需要頭文件的路徑 LIBS參數:項目所使用到的靜態文件的路徑。其中-L表示靜態文件的路徑、-l表示靜態文件的名字(不包含擴展名)。也可以不用-L -l,直接寫完整路徑,如LIBS += C:/A.LIB(注意,現在可是需要擴展名的啦) MOC_DIR、OBJECTS_DIR、UI_HEADERS_DIR、RCC_DIR指的是編譯過程中產生的名種重要臨時文件的目錄。 MOC_DIR是元對象編譯的中間結果,由moc命令產生,OBJECTS_DIR是編譯器產生,.obj文件,經過鏈接之后就生成那個exe啦。 UI_HEADERS_DIR圖形文件對應的頭文件,由uic產生。RCC_DIR是資料文件被編譯后產生的結果。這些文件都是臨時,生成的exe文件并不需要使用到它們,因此把它們放在臨時目錄即可。一般IDE工具會把它們默認放在debug目錄中,但有時候也會與自己的源文件混在一起。所以最好還是給它們指定一個目錄。 include表示包含一個pri的配置文件。pri配置文件與pro文件格式幾乎相同,就像ant的配置文件有時也會引入其它的配置文件一樣。主要是用于把公共的,或者需要獨立的配置部分抽出來。因為一個項目里面可能存在多個pro文件,而這幾個pro文件又可以同時使用到一些相同的內容。另外,pri文件在一定程序上也可以用于劃分包邏輯結構。c++沒有像java那樣的包層次結構,但用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相似的效果。 RC_FILE參數:指定的是項目資源文件。這個文件會被編譯到exe文件中,它里面可以包含圖片、文檔等。一般用于不想被用戶修改的只讀數據了。如項目中使用的一些圖片、系統初始化用于配置之類。讓人疑惑的是,前面為什么有一個win23:呢?與前面提到的MODULE_GUARD_DOG{} 一樣,這是一種縮寫形式。如果當前的平臺是win32的,就執行冒號后面的語句(只能有一條,如果多條的話,就要用括號了)。平臺參數與當前的開發環境相關,還有unix、mac、wince等參數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