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掌握堆內存的權柄就是返回的指針,一旦丟掉了指針,便無法在我們視野內釋放它。這便是內存泄露。而如果在函數中申請一個數組,在函數體外調用使用這塊堆內存,結果將無法預測。我們還知道在c/c++ 中定義的數組大小必需要事先定義好,他們通常是分配在靜態內存空間或者是在棧內存空間內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時候卻需要動態的為數組分配大小,這時就要用到堆內存分配的概念。在堆內存分配時首先應該知道操作系統有一個記錄空閑內存地址的鏈表,當系統收到程序的申請時,會遍歷該鏈表,尋找第一個空間大于所申請空間的堆結點,然后將該結點從空閑結點鏈表中刪除,并將該結點的空間分配給程序,另外,對于大多數系統,會在這塊內存空間中的首地址處記錄本次分配的大小,這樣,代碼中的delete語句才能正確的釋放本內存空間。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結點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請的大小,系統會自動的將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閑鏈表中。堆內存是向高地址擴展的數據結構,是不連續的內存區域。這是由于系統是用鏈表來存儲的空閑內存地址的,自然是不連續的,而鏈表的遍歷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內存的大小受限于計算機系統中有效的虛擬內存。由此可見,堆內存獲得的空間比較靈活,也比較大。堆內存是由new分配的內存,一般速度比較慢,而且容易產生內存碎片,不過用起來最方便。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內存,它直接在進程的地址空間中保留一快內存,雖然用起來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靈活。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