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傳統的編程方式中使用jdbc的問題:
1.數據庫連接頻繁的創建和關閉,缺點:浪費數據庫的資源,影響操作效率。解決方法:使用數據庫連接池如c3p0.2.sql語句是硬編碼(不利用系統維護),如果需求變更需要修改sql,這時候就需要修改java代碼,然后需要重新編譯,系統不易維護。解決方法:將sql語句統一配置在文件中。這樣以后修改sql時就不需要修改java代碼了。3.我們通過PReparedStatement對象向占位符設置參數,存在硬編碼(參數位置、參數)問題,系統不易維護。解決方法:將sql中的占位符及對應的參數類型配置在配置文件中,能夠自動輸入的映射。4.遍歷查詢結果集存在硬編碼(列名)。解決方法:自動進行sql查詢結果向java對象的映射(輸出映射)。MyBatis 本是apache的一個開源項目iBatis, 2010年這個項目由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遷移到了google code,并且改名為MyBatis,實質上Mybatis對ibatis進行一些改進。 目前mybatis在github上托管。
MyBatis是一個優秀的持久層框架,它對jdbc的操作數據庫的過程進行封裝,使開發者只需要關注 SQL 本身,而不需要花費精力去處理例如注冊驅動、創建connection、創建statement、手動設置參數、結果集檢索等jdbc繁雜的過程代碼。
MyBatis通過xml或注解的方式將要執行的各種statement(statement、preparedStatemnt、CallableStatement)配置起來,并通過java對象和statement中的sql進行映射生成最終執行的sql語句,最后由mybatis框架執行sql并將結果映射成java對象并返回。
接下來我將通過對一張用戶表進行增、刪、改、查帶你快速入門MyBatis。
1.創建測試項目,普通java項目或是web項目都可。
2.導入jar包:mybatis-3.1.1.jar(低于這個版本的jar包需要導入很多依賴包)和MySQL-connection-java
3.創建數據庫和相應的表,SQL腳本如下:
create database mybatis;use mybatis;create table user(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username varchar(50),birthday date,sex varchar(20),address carchar(50));insert into user values(null,'xxw','1996-10-17','male',null);insert into user values(null,'wyr','1997-04-24','female',null);到此,環境配置就告一段落。
1.添加Mybatis的配置文件SqlMapConfig.xml
在src目錄下創建一個SqlMapConfig.xml文件(文件名稱隨便起),內容如下:
2.定義表所需要的實體類User.java
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User{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Date birthday; private String sex; private String address;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Date getBirthday(){ return birthday; } public void setBirthday(Date birthday) { this.birthday = birthday; } public String getSex() { return sex; } public void setSex(String sex) { this.sex = sex; } public String getAddress(){ return address; } public void setAddress(String address) { this.address = address;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omain.User{" + "id=" + id + ", username='" + username + '/'' + ", birthday=" + birthday + ", sex='" + sex + '/'' + ", address='" + address + '/'' + '}'; } }3.定義操作user表的sql映射文件User.xml 這里我們沒將文件命名為userMapper.xml,后面我們會改。
User.xml文件內容如下:
在User.xml中寫SQL語句,在參數處使用占位符#{},應該注意的是大括號{}中傳入的數據應該與User.java中的屬性對應,文件中各個屬性的解釋見圖中注釋處。
4.在SqlMapConfig文件中注冊User.xml文件 在SqlMapConfig.xml中添加一個字段,并在里面傳入User.xml文件路徑。
整體結構如下:
5.接下來我們便可以借助上面MyBatis架構圖來編寫測試類了
注意,我是借助junit.jar包來編寫的測試類。輸出結果如下:
上面我們是通過id來對表進行查詢,接下來我要講講如何通過姓名來模糊查詢表。
1.需要在User.xml文件中添加如下字段:
此時,我們在傳入參數的地方不再使用占位符#{}而是使用${},二者區別如下:
#{}:1.表示一個占位符,向占位符輸入參數,mybatis自動進行java類型和jdbc類型的轉換。2.程序員不需要考慮參數的類型,比如:傳入字符串,mybatis最終拼接好的sql就是參數兩邊加單引號。3.#{}接收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 Java數據對象)數據,可以使用OGNL(就是el表達式)解析出pojo的屬性值。${}:1.表示sql的拼接,通過2.測試類代碼如下:
注意,此時我們通過name查詢出來的語句為多條,故此時我們應該選擇調用sqlsession對象的selectList()方法返回多條記錄,輸出我們查詢到的第一條記錄即可。若使用selectOne()方法,當返回的記錄為多條時就會發生異常。
這樣我們便完成了查詢時將sql結果輸出映射到Java對象中。那如何將Java對象輸入映射到sql語句中,接下來我們就來講通過MyBatis實現增、刪、改數據庫。
1.在User.xml中添加如下字段:
貌似關鍵字為value和values都可以…
2.編寫測試類:
此時查看數據庫:
發現數據已被插入。
擴展:主鍵返回:
在測試類中,我們沒有給User對象的id屬性設置值,所以我們在測試類中嘗試輸出User對象的id時會輸出id=0,但是該對象通過輸入映射在數據庫中是有對應的id值的(因為我們為該字段設置了自增長屬性)。那么我們想輸出該對象在記錄中的id時,又該怎么做呢?只需在User.xml文件中的< insert>標簽中添加< selectKey>標簽即可,屬性解釋見圖:
此時我們在測試類中便可輸出該User對象插入在表中的記錄id值了。
這里我們由于在建表時設置了id字段為自增長,采用自增長的形式生成主鍵,所以我們在傳入User對象的id屬性時可以將該屬性設置為null。那么當我們使用uuid生成主鍵時又該怎么做呢?
只需在User.xml中添加如下字段:
屬性值”before”的意思表示在執行插入操作時,會先調用uuid()函數生成uuid得到主鍵,然后將主鍵設置到User對象中,再將User對象插入到數據庫。所以此時我們在測試類中也可以不對User的id屬性進行設置值。
接下來的操作就很輕松了,因為跟上述操作差不多。
1.在User.xml文件中添加如下字段:
2.編寫測試類:
運行程序后便可發現數據庫中的該數據已被刪除。
1.在User.xml文件中添加如下字段:
2.編寫測試類:
運行程序后便可發現數據庫中的該數據已被更新。
寫過上述代碼,我們便可以對MyBatis的開發流程進行一下總結了,流程如下:
1.編寫SqlMapConfig.xml2.編寫mapper.xml(每個字段定義一個statement)3.編程通過配置文件創建SqlSessionFactory4.通過SqlSessionFactory獲取SqlSession對象。5.通過SqlSession操作數據庫。(如果執行添加、更新、刪除需要調用SqlSession.commit())6.SqlSesion使用完成要關閉。關于MyBatis配置的一些優化及高級知識請見我后面的文章。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