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是一種“輕量級”容器技術,它幾乎動搖了傳統虛擬化技術的地位,現在國內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逐步使用 Docker 來替換現有的虛擬化平臺了。作為一名 Java 程序員,我們是時候一起把 Docker 學起來了!
本文會對虛擬化技術與 Docker 容器技術做一個對比,然后引出一些 Docker 的名詞術語,比如:容器、鏡像等,隨后將使用 Docker 搭建一個 Java Web 運行環境,最后將對本文做一個總結。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傳統虛擬化技術的體系架構:
可見,我們在宿主機的操作系統上,可安裝了多個虛擬機,而在每個虛擬機中,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了一個虛擬操作系統,隨后,就可以在該虛擬操作系統上,安裝自己所需的應用程序了。這一切看似非常簡單,但其中的技術細節是相當高深莫測的,大神級人物都不一定說得清楚。
凡是使用過虛擬機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啟動虛擬機就像啟動一臺計算機,初始化過程是相當慢的,我們需要等很久,才能看到登錄界面。一旦虛擬機啟動以后,就可以與宿主機建立網絡連接,確保虛擬機與宿主機之間是互聯互通的。不同的虛擬機之間卻是相互隔離的,也就是說,彼此并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但每個虛擬機占用的都是宿主機的硬件與網絡資源。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 Docker 技術的體系架構吧:
可見,在宿主機的操作系統上,有一個 Docker 服務在運行(或者稱為“Docker 引擎”),在此服務上,我們可開啟多個 Docker 容器,而每個 Docker 容器中可運行自己所需的應用程序,Docker 容器之間也是相互隔離的,同樣地,都是占用的宿主機的硬件與網絡資源。
Docker 容器相對于虛擬機而言,除了在技術實現上完全不一樣以外,啟動速度較虛擬機而言有本質的飛躍,啟動一個容器只在眨眼瞬間。不管是虛擬機還是 Docker 容器,它們都是為了隔離應用程序的運行環境,節省我們的硬件資源,為我們開發人員提供福利。
需要強調的是,筆者并非否定虛擬化技術,而是想通過本文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如何使用 Docker 技術,讓大家知道除了虛擬化技術以外,還有另一種替代技術,也能讓應用程序隔離起來。
下面,我們將結合一個 Java Web 應用的部署過程,來描述如何“烹飪”Docker 這份美味佳肴。您準備好了嗎?我們現在就開始!
原料
前提條件
首先,您要準備一個 CentOS 的操作系統,虛擬機也行??傊?,可以通過 Linux 客戶端工具訪問到 CentOS 操作系統就行。
需要說明的是,Ubuntu 或其它 Linux 操作系統也能玩 Docker,只不過本文選擇了以 CentOS 為例,僅此而已。
CentOS 具體要求如下:
必須是 64 位操作系統 建議內核在 3.8 以上通過以下命令查看您的 CentOS 內核:
uname -r
如果執行以上命令后,輸出的內核版本號低于 3.8,請參考下面的方法來來升級您的 Linux 內核。
對于 CentOS 6.5 而言,內核版本默認是 2.6。首先,可通過以下命令安裝最新內核:
rpm --import https://www.elrepo.org/RPM-GPG-KEY-elrepo.orgrpm -ivh http://www.elrepo.org/elrepo-release-6-5.el6.elrepo.noarch.rpmyum -y --enablerepo=elrepo-kernel install kernel-lt
隨后,編輯以下配置文件:
vi /etc/grub.conf
將default=1修改為default=0。
最后,通過reboot命令重啟操作系統。
重啟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再次查看內核,您的 CentOS 內核將會顯示為 3.10。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