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中的Promise使用詳解,promise對象是JS進階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許多的語言,為了將異步模式處理得更像平常的順序,都包含一種有趣的方案庫,它們被稱之為promises,deferreds,或者futures。JavaScript的promises ,可以促進關注點分離,以代替緊密耦合的接口。 本文講的是基于Promises/A 標準的JavaScript promises。[http://wiki.commonjs.org/wiki/Promises/A]
Promise的用例:
執行規則
多個遠程驗證
超時處理
遠程數據請求
動畫
將事件邏輯從應用邏輯中解耦
消除回調函數的恐怖三角
控制并行的異步操作
JavaScript promise是一個承諾將在未來返回值的對象。是具有良好定義的行為的數據對象。promise有三種可能的狀態:
Pending(待定)
Rejected(拒絕)
Resolved(已完成)
一個已經拒絕或者完成的承諾屬于已經解決的。一個承諾只能從待定狀態變成已經解決的狀態。之后,承諾的狀態就不變了。承諾可以在它對應的處理完成之后很久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多次取得處理結果。我們通過調用promise.then()來取得結果,這個函數一直到承諾對應的處理結束才會返回。我們可以靈活的串聯起一堆承諾。這些串聯起來的“then”函數應該返回一個新的承諾或者最早的那個承諾。
通過這個樣式,我們可以像寫同步代碼一樣來寫非同步代碼。主要是通過組合承諾來實現:
堆棧式任務:多處散落在代碼中的,對應同一個承諾。
并行任務:多個承諾返回同一個承諾。
串行任務:一個承諾,然后接著執行另一個承諾。
上面幾種的組合。
為什么要這么麻煩?只用基本的回調函數不行嗎?
回調函數的問題
回調函數適合簡單的重復性事件,例如根據點擊來讓一個表單有效,或者保存一個REST調用的結果?;卣{函數還會使代碼形成一個鏈,一個回調函數調用一個REST函數,并為REST函數設置一個新的回調函數,這個新的回調函數再調用另一個REST函數,依此類推。代碼的橫向增長大于縱向的增長?;卣{函數看起來很簡單,直到我們需要一個結果,而且是立刻就要,馬上就用在下一行的計算中。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use strict'; var i = 0; function log(data) {console.log('%d %s', ++i, data); }; function validate() { log("Wait for it ..."); // Sequence of four Long-running async activities setTimeout(function () { log('result first'); setTimeout(function () { log('result second'); setTimeout(function () { log('result third'); setTimeout(function () { log('result fourth')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validate();我使用timeout來模擬異步操作。管理異常的方法是痛苦的,很容易玩漏下游行為。當我們編寫回調,那么代碼組織變得混亂。圖2顯示了一個模擬驗證流可以運行在NodeJS REPL。在下一節,我們將從pyramid-of-doom模式遷移到一個連續的promise。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