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MySQL的網站,多半同時使用Memcache作為鍵值緩存。雖然這樣的架構極其流行,有眾多成功的案例,但過于依賴Memcache,無形中讓Memcache成為故障的根源:
Memcache數據一致性的問題:當MySQL數據變化后,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清理掉過期的數據,就會造成數據不一致。這在強調即時性的Web2.0時代,不可取。
Memcache崩潰后的雪崩效應:作為緩存的Memcache一旦崩潰,MySQL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承受高負載而宕機。據說前段時間新浪微博就遭遇了這樣的問題。
注:關于清理過期數據的問題,可以在程序架構上想辦法,如果數據操作有統一DAO封裝的話,可以利用Observer模式來清理過期數據,非主題內容,資料自查。
面對這些問題,HandlerSocket項目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它通過插件的方式賦予MySQL完整的NoSQL功能,從原理上講,它跳過MySQL中最耗時的語法解析,查詢計劃等步驟,直接讀取數據,如果內存夠大,能裝下索引,MySQL的查詢效率能提高若干倍!
性能測試實例:Using MySQL as a NoSQL – A story for exceeding 750,000 qps (GFW)
因為HandlerSocket的性能足夠好,所以就沒有必要使用Memcache了,能節省大量的硬件資源,相當低碳!而且HandlerSocket操作的是MySQL放在內存中的索引,沒有額外的緩存,所以自然就不存在數據一致性的問題。
安裝
如果使用Percona Server版本的MySQL就簡單了,因為它已經內置了HandlerSocket支持,不過考慮到其內置的版本不夠新,存在一些早已修復的BUG,所以最好采用源代碼編譯。
官方已經有了一份簡單的安裝文檔,但在我實際安裝時,遇到了一些其他未說明的問題,所以這里就把相應的安裝過程再寫一遍。
首先要確保已經安裝了MySQL5.1以上的版本,我用的是Ubuntu操作系統,事先已經用apt安裝了MySQL5.1.37,同時還需要相應的mysql_config,如果是Ubuntu的話,可以:
shell> aptitude install libmysqld-dev
注:如果你用的MySQL是從源代碼編譯的或官方提供的二進制版本,可以略過此步。
接著下載一份和系統MySQL版本一致的MySQL源代碼和HandlerSocket源代碼:
mysql-5.1.37.tar.gz
ahiguti-HandlerSocket-Plugin-for-MySQL-1.0.6-76-gf5f7443.tar.gz
shell> tar zxf mysql-5.1.37.tar.gz
shell> tar zxf ahiguti-HandlerSocket-Plugin-for-MySQL-1.0.6-76-gf5f7443.tar.gz
shell> cd ahiguti-HandlerSocket-Plugin-for-MySQL-f5f7443
shell> ./autogen.sh
shell> ./configure --with-mysql-source=../mysql-5.1.37
--with-mysql-bindir=/usr/bin
--with-mysql-plugindir=/usr/lib/mysql/plugin
其中的參數含義如下:with-mysql-source表示MySQL源代碼目錄,with-mysql-bindir表示MySQL二進制可執行文件目錄(也就是mysql_config所在目錄),with-mysql-plugindir表示MySQL插件目錄,如果不清楚這個目錄在哪,可以按如下方法查詢: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plugin%';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plugin_dir | /usr/lib/mysql/plugin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