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下班回家,習慣性地摸了摸電視的背后,緊接著就是一頓經典的“皮帶炒肉絲”,這想必是大部分80后男生的共同回憶。對于80后的孩子來說,放學回家能玩上一把游戲機就是相當滿足的事兒了,為此不惜天天上演“女子單打、男子單打和男女混合雙打”的戲碼。而80后男孩當年最痛苦的回憶也不是考試砸了或是被罰站了,而是游戲機被無情地沒收了。
獻給80后的六一禮物
在那個年代,連游戲機還沒有普及,誰家要是有了一臺紅白機那是非常讓人羨慕的事兒,雖然后來小霸王“學習機”幫助不少孩子圓了夢(這原因估計大家都懂),但這過程也是異常的“艱辛”(相信不少人的口才就從那時候開始鍛煉的)。
那時的游戲在現在看來也是顯得愈加幼稚,但是面對現在的一部部大作,卻總也玩不出兒時那種單純的喜悅了。雖然我們不能再過“六·一節”,但誰也無法阻止我們回憶過去的時光,那段純粹、簡單、歡快的日子。今天,我們就重拾歲月的相片,一同回望兒時用“皮肉之苦”換來的十大經典游戲。
人設背景都是浮云:吃豆人
在那個年頭,人設是個什么概念估計沒有孩子知道,所以要說現在的游戲太麻煩,在那時,游戲不用人設甚至連人都不用,隨便幾個形狀就能讓你津津有味。吃豆人就是其中的經典代表。
吃豆人
雖說是吃豆“人”,但就是到現在筆者也沒弄清那個一張一合的嘴和那一堆章魚狀的物體是些什么東西,故事背景當然也幾近乎于零。盡管如此,這并不妨礙吃豆人成為一款80后的經典游戲而永遠留藏在我們的記憶中。
誰能告訴我這些到底是什么
吃豆人的游戲目的性非常明確,吃完豆子進入下一關,就這么干脆。而操作也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上下左右四個鍵,連AB鍵都用不上。但是,是的,但是,這玩意卻一點兒也不簡單,對路線的判斷,吃無敵加速的時機等等,都需要玩家及時判斷。筆者承認,到現在這游戲也沒過掉幾關。
這是一個討巧的游戲,囿于技術的原因,它將大量的游戲元素轉移到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處理器——大腦上,就算沒有先進的電腦技術,也能讓游戲過程充滿樂趣。
游戲簡單也不簡單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