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數次平臺的更迭和大幅度的價格調整之后,筆記本電腦對于多數消費者來說都已經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高端產品。目前的筆記本市場,售價相對便宜的產品撐起了大半個天空——根據權威部門預計,2007年全球新購計算設備中,筆記本電腦將占有31%左右的比例,而到了2011年,整個數字將達到41%。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平臺的整體價格,尤其是處理器價格的不斷下調而造就的,其中最大的功臣,莫過于在移動平臺中處于絕對領導地位的英特爾,當然還有不斷給英特爾施加壓力的AMD,還有已經日漸息微的VIA。
在主要的兩個競爭對手中,英特爾有著更加先進的制造工藝,并在移動領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無論在產品還是市場方面都令AMD感到力不從心。先進的65nm工藝保證了英特爾可以制造出性能卓越,功耗和發熱量較低的處理器,搭配完善的主板平臺以及無線網絡設備,組成大名鼎鼎的Centrino迅馳平臺使其在筆記本市場所向披靡。因此在高端高性能和便攜領域,AMD并沒有太大的資本直接與英特爾開展競爭。不過在對性能和便攜性要求不太高的中低端主流領域,AMD把自己推出的Turion 64 X2處理器投入到市場占有率和購買潛力最大的低端市場,并在這個領域給英特爾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在移動平臺的第二代酷睿處理器Core 2 Duo正式發布之后,第一代的酷睿處理器Core Duo已經逐步停產并退出市場,下面的就是單核心的Celeron 400/500系列。這樣的格局無疑留下了巨大的空間給AMD,這是英特爾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這位移動世界的領頭羊在第一代酷睿處理器完成任務退市之前,就在這個領域推出了新的產品來直面其競爭對手,這就是Pentium Dual-Core。
Pentium Dual-Core是何方神圣呢?相信留意市場動態的消費者都知道,英特爾在不久前正式發布了面向桌面平臺的Pentium Dual-Core E2140/2160兩款產品,其中文名稱就是奔騰雙核。實際上,在移動平臺的Pentium Dual-Core上市得比桌面平臺更早,大約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開始裝備各大筆記本品牌的中低端產品,只是英特爾方面一直沒有隆重其事地進行大規模的發布,因此對于不少消費者而言在筆記本領域的Pentium Dual-Core顯得相當神秘。
在很早以前,我們就已經可以在不少筆記本的腕托上看到Pentium Dual-Core inside的Logo,這表明這些筆記本使用了英特爾專門為主流用戶推出的全新的奔騰雙核處理器。在Pentium Dual-Core推出之前的筆記本電腦市場中,英特爾的主力產品包括Yonah核心的Celeron M、Core Duo以及后來推出的Merom核心的Core 2 Duo三種產品,按照英特爾官方的解釋:在價格方面有著相對優勢的Celeron M主要面向低端市場,各方面表現都較好的Core Duo適用于主流領域,而采用了Core微架構的Core 2 Duo則定位相對高端。
在Pentium Dual-Core推出之后,第一代Yonah核心的Core Duo自然就退居二線,并逐步退出市場后,將由Celeron M、Pentium Dual-Core、Core 2 Duo等三大產品線支撐起整個市場,不過這將會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Pentium Dual-Core將與Core Duo并存,并且Core Duo的定位略高。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Dual-Core并非某個平臺的組成部分,而只是一個處理器品牌,在銷售時并不會為其搭配芯片組和無線模塊,這是它與Core Duo和Core 2 Duo的根本區別。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英特爾在Pentium Dual-Core上的做法與Celeron M相同,定位比Core Duo/Core 2 Duo要低一些。
那與原來的Core Duo相比,最新的Pentium Dual-Core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同時與AMD相近定位的雙核炫龍Turion 64 X2以及新近推出的移動式雙核速龍64相比又有何優勢呢?下面我們將在Pentium Dual-Core與Core Duo處理器的詳細對比中同時作出與AMD處理器的比較。
首先我們來看看Pentium Dual-Core與Core Duo兩個產品線都有些什么產品。從上面的產品規格表我們可以看到,第一代的Core Duo處理器,已經經歷了一次產品的變遷。首批推出的Core Duo處理器型號為T2x00,包括T2300-T2700等六款產品。這些處理器都是采用65納米工藝制造,全部配備2MB共享式二級緩存,前端總線頻率為667MHz,核心頻率從1.66GHz到2.33GHz;TDP功耗為31W,雙核心架構,支持EIST節能技術,除T2300E之外都支持Intel VT虛擬機技術,除T2700外都支持EDB防病毒技術,全部不支持Intel 64位技術。這些就是第一批Core Duo處理器,由于定位較高以及Merom核心的第二代酷睿處理器Core 2 Duo已經推出,二者定位有所重疊,因此這些T2x00的Core Duo處理器基本上已經退出市場,剩下的都是型號為T2x50的Core Duo處理器。與T2x00的產品相比,型號為T2x50的Core Duo處理器的前端總線從667MHz降為533MHz,去掉了VT技術的支持,其他規格完全相同。
在表格的下半部分,也就是紅色框里面,是最新的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的型號,其中除了包括移動平臺的T2060、T2080和T2130以外,還包括了桌面平臺的E2140和E2160,二者都是屬于英特爾最新推出的處理器品牌Pentium Dual-Core。在這里我們先不討論桌面平臺的E2140和E2160,只討論移動平臺的三款產品。從表格我們可以看到,T2060、T2080以及T2130等三款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同樣是采用65納米制造的雙核心處理器,TDP功耗也同樣為31W,和Core Duo處理器一樣支持EIST節能技術和EDB防病毒技術,同樣不支持Intel 64bit技術(桌面平臺的E2140/2160是支持64位技術的)。而不同之處,就是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的前端總線也和T2x50系列一樣從667MHz降為533MHz,也去掉了VT虛擬機技術的支持,不過最重要的是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從Core Duo系列的2MB削減為1MB,不過依然保留了酷睿系列處理器特有的共享式二級緩存設計,也就是說當一個核心空閑時,另一個核心可以使用全部的二級緩存,發揮更強大的性能。無疑二級緩存的削減是Pentium Dual-Core相對于Core Duo處理器最大的變化,不過從實際使用中我們并沒有發現太大的性能衰減,二者的差距并不大,對多數用戶來說沒有太大問題。而這樣的設計使得Pentium Dual-Core的發熱量有效降低,同時使成本進一步下降,可以使筆記本的整體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性價比得到更好的體現。
在AMD方面,其最新推出的以TK-53為代表的移動式雙核速龍處理器無疑是與英特爾Pentium Dual-Core定位相近的產品。AMD此次新推出的TK-53也是基于雙核心架構,采用65納米絕緣硅(SOI)工藝制造,時鐘頻率為1.70GHz,配備512KB(256KB×2)容量的二級緩存, TDP為31瓦,并支持PowerNow!節能技術性能,支持AMD增強型病毒防護技術(EVP)和數字媒體加速技術等,不過略低于Turion 64 X2處理器。TK-53面向主流的入門級雙核筆記本市場,主要針對英特爾的奔騰雙核T2080處理器。與Pentium Dual-Core相比,TK-53的主頻和二級緩存容量都不占優勢,比T2080略低,因此性能也稍遜一籌,加上AMD的移動平臺不及英特爾平臺完善,功耗和發熱量方面也沒有優勢,因此不少用戶都反應使用AMD雙核處理器的筆記本發熱要明顯一些,續航時間也不夠。
下面我們再以頻率相同的Pentium Dual-Core T2080和Core Duo T2250為例,以更詳細的資料來分析二者的區別。
先來看看T2250的參數。從CPU-Z截圖可以看到,T2250的核心代號為Yonah,采用65納米工藝制造,步進為C0。T2250支持的指令集為MMX、SSE、SSE2、SSE3,并不支持Intel EM64T技術。T2250的前端總線為533MHz,打開EIST節能技術支持后,空閑狀態是核心頻率自動降為800MHz。此外在這里還可以看到T2250的一級緩存容量為每個核心64KB,兩個核心共享2MB二級緩存。
從CPU-Z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T2080在這里被錯誤識別為T2250,不過其他參數則是能夠正確識別出來。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T2080的核心代號同樣為Yonah,也是65納米工藝制造,不過核心代號則為D0,比T2250的更新。T2080所支持的指令集和T2250一樣,同樣不支持Intel EM64T技術。T2080在打開EIST節能技術支持后,核心頻率可以從最高的1.73GHz降為800MHz,這也和T2250相同。在緩存方面,T2080的一級緩存也是每個核心配備64KB,不過二級緩存方面則為兩個核心共享1MB二級緩存,是T2250的一半。
T2250的緩存信息。從這里可以看到,T2250的一級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每個核心都為32KB ,通過八路聯合方式達成;2MB二級緩存則是通過8路聯合的方式達成。
T2080的緩存信息。從這里可以看到T2080的一級緩存和T2250的完全一致,不過二級緩存則從T2250的8路聯合的2MB降為4路聯合的1MB,這和所有酷睿處理器的二級緩存組成是一致的。
而在AMD方面,TK-53的頻率為1.7GHz,不及T2080和T2250,二級緩存更是只有256KB×2,只有T2080(1MB L2)的一半,T2250(2MB L2)的四分之一,性能大打折扣。此外雖然TK-53支持64bit計算,不過從目前來看,即使是未來的一到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64位計算都不會有太大的用處。而TK-53的外頻達到了200MHz,這使其發熱量和功耗都有所提高,這種現象在最新的Core 2 Duo處理器中也有所表現。
總的來說,Pentium Dual-Core是Core Duo處理器的簡化版本,但實質上還是一款采用酷睿架構的雙核心處理器,但并不會像Core Duo和Core 2 Duo處理器那樣采用平臺化策略,也就是不會捆綁芯片組和無線網卡作為一個平臺銷售。同時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由于規格上有所縮減,但性能并沒有明顯的縮水,因此Pentium Dual-Core的價格比Core Duo處理器更低,性價比也更高,十分適合追求高性能低價格的消費者選購。而在AMD平臺,雖然雙核炫龍和雙核速龍處理器陸續推出,整體的功耗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始終不及英特爾平臺一直以來積累下來的技術所帶來的優勢,同時AMD在移動平臺方面始終是其軟肋,雖然收購了ATI帶來了芯片組生產能力,但這種差距并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彌補的。因此,對于多數的消費者,我們還是建議購買英特爾平臺的筆記本;而對于資金不足,但又希望追求高性能,使用雙核心平臺的消費者,那使用英特爾最新推出的Pentium Dual-Core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