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YOW Melbourne開發者大會上,我參加了一些研習班。這些研習班由@coreyhaines和 @rains負責,因此TDD(測試驅動開發)成為了主要討論的內容。通常這不是一個問題,但是令人沮喪的是(考慮到這是2010年舉辦的開發者大會),那時上網還不是很方便,我剛裝上linux的筆記本無法下載Rspec。幸運的是幾周前,我決定自己寫一個單元測試框架(因為我有這個能力:)),接著我就有了一個可用的測試框架,問題解決了。但是,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最少可以用多少代碼寫成一個可用的單元測試框架?
一個最小可用的單元測試
剛開始寫一個單元測試框架的時候代碼是很少的,但當我想給它加入一些特性時就變得沒有那么精煉了:) 幸運的是重寫是很容易的。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執行下面的代碼:
describe "some test" do it "should be true" do true.should == true end it "should show that an expression can be true" do (5 == 5).should == true end it "should be failing deliberately" do 5.should == 6 endend
正如你看到的,它很像是一個基本的Rspec測試。讓我們寫一些代碼來執行它。
譯注:RSpec 工具是一個 Ruby 軟件包,可以用它構建有關您的軟件的規范。該規范實際上是一個描述系統行為的測試。
構建一個簡單的框架
首先要做的是使用“describe”來定義一個新的測試。既然我們想要把”describe” block放在任何地方(例如,文件本身),我們需要對Ruby做一點擴展?!皃uts”函數在Kernel block中,因此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因為Object類包含了Kernel并且Ruby中的每個對象都繼承自Object類),同樣的我們會把describe放到Kernel block中以賦予同樣的能力):
module Kernel def describe(description, &block) tests = Dsl.new.parse(description, block) tests.execute endend
譯注:Ruby block:Ruby語言的block功能類似回調函數。
正如你看到的,”describe”接收一個用來描述測試的字符串和包含了測試代碼的block。在這里,我們將測試的代碼和”describe”分開講解(例如,”it” block)。因此我們創建了Dsl類,用它的parse函數處理待測試的block,結果會產生一個可以執行我們所有測試的對象,但是不要高興得太早。Dsl類看上去是這樣的:
class Dsl def initialize @tests = {} end def parse(description, block) self.instance_eval(&block) Executor.new(description, @tests) end def it(description, &block) @tests[description] = block endend
這里要做的是在Dsl對象的上下文里對block求值:
self.instance_eval(&block)
我們的Dsl對象有一個”it”函數,同樣也接收一個描述和一個block,這里和describe block包含的內容完全一致,一切都運行得很好(例如,我們基本上會在幾個函數調用時使用”it”函數,每次都傳入一個描述和一個block)。我們還可以在Dsl對象中定義其他的函數,并且這些函數會成為允許在”describe” block中使用的“語言”的一部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